分享一下政大周冠男教授(ETF長期推薦者)的文章…

最近的ETF申購熱潮,引起社會大眾與主管機構的關注。ETF全名為Exchange Traded Fund,我們稱之為「證交所交易基金」,通常為持有一籃子股票的投資組合基金。概念上與共同基金類似,差異在於ETF可以即時交易,而共同基金只能每天以淨值申購或贖回一次。自從1993年美國發行第一檔ETF以來,由於其交易簡便又兼具分散風險的效果,迅速成為投資人喜愛的投資標的。

台灣的第一檔ETF於2003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初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注意,然而近幾年忽然大受歡迎,ETF總資產規模從2019年的1,274億元,到了2024年2月底,整體規模已達1.5兆元,成長速度極為驚人。

傳統上認為ETF是基於其持股的價值來評價,因此其價格受到持股的價格影響,不太可能反過來影響股價。但是已經有國外的學術研究發現,當ETF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其交易卻可能反過來影響個股的價格跟波動。

台灣這一陣子的ETF發行熱潮,主要集中在某一種操作策略(例如科技股,動能股,或價值股),加高股息,再加上月配息頻率。

就操作策略而言,ETF原始發行的動機是為了追蹤某一個廣泛的大盤指數,獲取分散跟長期的投資效益。因此策略性投資已偏離其原始設計本意,而且研究顯示各種投資策略短期或許有可能打敗大盤指數,但長期幾乎都顯著的落後大盤指數報酬。

高股息也是一種廣義的選股策略,文獻確實發現高股息作為一個投資因子,有可能在某些時期表現較大盤為佳。但是在考慮發放股息的手續費成本,以及股息所得稅之後,高股息策略的表現,便遠遠落後大盤指數報酬。

至於配息頻率改為月月配,只是滿足一般投資人認為穩定每月拿到現金配息,才是有「賺到」感覺的心理帳戶偏誤。每月配息除了很容易任意花掉之外,當沒有現金需求時,還要繳交稅金與健保補充費之後,再花費手續費投入市場。只是為了收到現金股息的開心感覺,反而被剝了好幾層皮。這些因素都將使得高股息的投資策略報酬更差。

高股息對個人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得免稅,所以比較好的投資策略應該是不要領息,在需要用錢的時候再自己處分資產,除了資本利得免稅外,也比較能配合自己現金流出的時間點需求。

投信公司最近密集募集高股息ETF,便是抓住一般投資人想要月月穩定收現金的心理偏誤。當許多策略類似的高股息ETF,都在追逐同一群股票標的時,將產生眾多ETF持股過度集中於少數個股的現象。且當高股息ETF同時轉換相同標的個股時,就很可能引起其賣出的個股價格被低估,而買入的個股價格被高估。造成市場價格失真,與價格波動加大。這就是前面所說明的,當整體ETF規模變大時,便很可能反過來影響市場的穩定性。

於是市場上便有希望主管機關限制ETF募集額度的聲音出現。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限制募集額度只會更加強投資人的預期心理,怕買不到而更積極的搶購,反而加強不理性的從眾行為。募集額度應交由業者自律管理,當風險超過可控的範圍時,便立即公告停止募集,而非設定停止募集時間,不要讓投資人有預期的心態,反而造成一窩蜂的搶購風潮。

有趣的是,坊間還有將高股息ETF的高配息率,與定存的低利率比較的說法,這兩個投資的風險本身就差異極大,根本無法比較。因此正本清源之道,還是要回歸到投資人教育,使其具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充分了解配息率不等於總報酬率,還要同時考慮資產的預期成長率與風險。
近 31 日
6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需要特別留意以下幾個地方: 1. ETF投資策略的變化:文章提到台灣近期ETF發行熱潮主要集中在某一種操作策略,例如科技股、動能股或價值股等,以及高股息、月配息頻率等。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投資策略是否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投資目標。 2. 高股息ETF的投資策略:文章指出高股息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並解釋了高股息策略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手續費成本、股息所得稅等。閱聽人應該注意不要只看到高配息率而忽略了整體投資的風險和報酬。 3. ETF規模對市場穩定性的影響:文章提到當ETF規模變大時,可能會影響市場的穩定性,甚至造成市場價格失真和價格波動加大。閱聽人需要關注ETF規模的增長是否會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總之,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該保持警覺,理性思考各種投資策略的優缺點,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