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in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假的。該文件屬於誤解而扭曲事實,請勿相信 ,此外本次公投是針對國中小教材,而非文件中滿滿的高中課程,現有的性別平等教育法相當適齡,但把高中課程誤以為是放在國小課程的文件有極大錯誤。以下一一列點澄清:
1.指稱竄改與無中生有是錯誤訊息。生理性別、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的教育很重要喔。
2.真實社會裡,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擁有不同的性別特質;每個人都可以在上述不同的性別向度中,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不見得要位於光譜的兩個極端。台北市曾出版的認識同志手冊中,便曾提及類似的概念。
3.
性別特質是天生的,無法透過後天教導而順應改變。這就是我們需要性別光譜的原因,並非要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而是在國民教育中幫助孩子突破性別二分法,幫助孩子們能去了解性別特質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樣貌,並且能認同與尊重跟自己不同的人,進而在教育環境中減少歧視與霸凌。
4.聯合國已將保障及促進多元性別者的人權列為首要重點,並明白宣示:「LGBT rights are human rights」,亦特別設置了「Free & Equal」網站(https://www.unfe.org/)透過文章及短片呼籲、宣導、捍衛LGBT人權。
5.課本並非鼓吹變性與變裝, 高中階段分別在「健康與護理」納入養成健康性觀念、尊重不同性取向、兩性健康交往的能力等核心能力之培養;及「公民與社會」的人己關係與分際、性別平等、情愛關係、人權議題及性別光譜等內容。希望透過更專業的教育,給予不同的支持。
6.美國性學專家金賽(Alfred Charles Kinsey)博士不用二分法界定人類的性傾向,改而制定所謂的金賽量表,將人的性取向從零到六分成不同程度。零是完全的異性戀、六是完全的同性戀,零到六中間則是異性戀和同性戀傾向均有。到了現今,金賽量表的概念更被擴充到其他不同性別向度。
7.教育部再次呼籲各界理性看待性別平等教育,共同致力提昇校園性別平等意識,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落實「更多認識、不再歧視」的性別平等教育目標,以積極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受教權益。
認為男性必須要有男子氣概的社會氣氛,已經對一些生來溫柔婉約,或喜歡自己溫柔婉約的男性,帶來被異樣眼光看待,或者被霸凌的災難。根據性別光譜,人在關於性別的不同層次,都不只有各自代表「男」和「女」的兩種選擇,事實上,存在更多彈性和空間。
這個對比,也顯現了「性別光譜」這類「知識教化」教材的重要性。因此中小學有必要實施同志教育。細閱現行性別平等教育綱要,在小五小六是要教學生認識什麼是性傾向,國中階段是教學生尊重不同性傾向的族群。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相關的騷擾和霸凌,有高比例是從國小就開始發生。所以,如果要說現行同志教育是「不適齡」,這「不適齡」是在於太晚開始教。
8.恐同症或異性戀霸權是單純的名詞解釋。是一種以異性戀為中心的觀念,這種觀念將異性戀視為自然傾向,並將異性結合視為理所當然的義務,因此,所有非異性戀的都被認為是異常的或是負面的。這種觀念的常見例子包括:將未表明性向的人視為異性戀、假設兒童未來的結婚對象為異性、在談論性教育時只談論異性戀的性行為、認為一個人如果是異性戀會比是同性戀來得更好等等。
9.呼籲眾人反對歧視的方法,絕對不是與被歧視的對象切割、劃清界線,而唯有當我們聆聽藏在變裝、裸露、奇裝異服之後,性少數的真正心聲,我們才能一起看見真正落實平等的可能。
平等不是只是乖乖牌的特權,不是只有乖乖牌才能被你所想像的「大家」看到,不是只有陽光向上、認真求學工作、穿著體面不脫序的人站出來遊行才有正當性。否則你只是在把傳統的「乖寶寶」位置往外畫一點,變成「(同志)乖寶寶」。而這個「(同志)乖寶寶」還必須在遊行當中是要符合既有的性別氣質展演想像。
如果一個運動,一個議題,會因為有部分的參與者。或是一個族群,會有一部分的人,讓你不高興。你就要用行動去懲罰整個族群、整個議題。那顯然你關心的,可能從來就不是議題本身。人生而平權,而不是健康的人、社會認為正常的人、社會觀感好的人、有成就的人、討你開心的人、優秀的人、聰明的人才能得到平權,才能得到自由。
10.文中提及的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活動目的既不是多P也不是約砲,謠言一則。入班的同志是以專業的角度切入,同志入班教學主要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並不會主動提及同性性行為。主要會分享自己小時候發現自己是同性戀的故事、包含對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恐懼、被欺負又不敢講的經驗等等。
如果班上的孩子主動想問「同性戀的性行為是什麼樣子」、而且講者也認為班上氣氛較好、孩子提問的態度不會讓講者覺得受到性騷擾或在刺探隱私,那才會稍加介紹,在師資適任上沒有問題。此外,性傾向和性行為都屬於性教育的一部份,老師是對於體會性別差異並且認真反思的同學給予高度肯定和讚美,而非讚美性行為,這是影片極大的誤解。性態度的開放或是保守,都在課程中提及,只有完全的認真面對,才能讓學生知道即使選擇守貞與保守,也是很好的選擇,沒有人可以強迫自己。
11. 在衛福部疾管署2013年愛滋研討會中,指出一年內愛滋發病者,異性戀者佔四成,高過男同性戀的三成。此數據顛覆愛滋多是男同性戀的刻板印象。疾管署陳昶勳解釋,男同性戀對於防制愛滋的警覺較高,定期篩檢比例較高,反觀異性戀常輕忽自己感染的可能,導致發病比例高過男同性戀。
愛滋病毒就如同流行性感冒一般,並不會區分感染者的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等,會提高感染風險的,是「高危險行為」,如無套性行為、共用針頭等,才會有感染的可能或風險,因此,在防治愛滋上最需要破除的迷思,便是預防「危險行為」,而非以為只有單一族群才會感染,必須徹底打碎以往的刻板印象。
12.愛情三元素是由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成員羅伯特·史坦伯格所研究的愛理論。沒有任何鼓勵激情或是鼓勵青少年發生關係的根據。經濟能力、社會環境並不必然影響愛情。善良的人們不一定只會喜歡經濟能力好的人,而同性戀者也有長期承諾互相廝守終身的愛情。
13.課本沒有鼓勵國高中生談戀愛,他們只是穿著制服坐在各自的椅子上聊天。不明白撰文者不認為這是健康的人際關係互動的原因。
14.課本絲毫沒有鼓勵滿足自己性與愛的成份。高中課本提及性行為的風險與避孕的誤解,屬於正確的避孕知識。至於國中相關課文僅提及「對性與愛的規範是要彼此得到對方的尊重,並在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性與愛。」「性伴侶愈多的人,愈容易感染性病,所以忠實單一性伴侶更能減低感染性病的風險。」等語,皆與傳言所指迥異。
15.不管是國小還是國中高中,都沒有一本書在鼓吹或是教導性愛自拍,而是警示學生性愛自拍的風險。
16.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要求基層老師做的事情,為「知識性」的內容,是為了讓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基本的能力,生存在這個社會。每年未成年少女非預期懷孕的人非常多,這是在我們國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前,就長期存在的問題。有那麼多的非預期懷孕,代表我們國人的避孕知識不足、避孕能力不足。我們當然要檢討衛生教育單位的努力不足、學校對於身體自主意識的努力太過薄弱。
17.育達高中課本與泰宇高中課本的內容不衝突。目前的法規是自己決定墮胎後,仍需要經過監護人簽字施行手術。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李逢堅表示,不管墮胎自主權訂在幾歲,需要的人總有管道墮胎;但從教育積極面來看,墮胎是人生慘痛經驗,更重要的應是預防工作,從多重管道提供正確性教育,才能避免少女需面對墮胎與否的抉擇。
18.本次公投完全沒有提及多元成家。婚姻及組成家庭是非常好的制度,也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基礎,越多人選擇婚姻組成家庭,彼此照顧,社會也就更趨穩定, 同性婚姻加入家庭,非但沒有破壞原先的家庭制度,反而擴充且加深了家庭的內涵。
19.同志也可以傳宗接代。有部分研究顯示:同性雙親的子女在某些發展向度上更優於一般家庭的子女。美國全國女同志家庭長期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Lesbian Family Study,NLLFS)就發表過類似的結果。NLLFS從1980年代開始追蹤一群女同志家庭的子女發展,是目前在相關議題上最長期、規模最大的研究專案。在研究團隊發表的眾多論文中,有一篇發表於2010年的研究發現,同志母親的青少年子女在社會、學校/課業、整體能力上都高於一般父母家庭中的子女,而且較少出現社交問題、常規破壞、攻擊性、行為問題 (externalizing problems)。
20.
無論是截圖中的教材、還是外界資訊,都沒有斷言葉永鋕是「同學霸凌致死」,也沒有人肯定葉永鋕是同性戀;然而,同學霸凌(強行於廁所與教室中脫褲的性別侮辱與性別暴力)的確是葉永鋕需要迴避多數同學上廁所的時間,導致意外發生時無人發現。

相信沒人會否定我們應當教導孩子尊重不同性別氣質的人。因此,這並不是什麼爭議。
我們叫葉永鋕「玫瑰少年」,我們說他是因為「性別氣質」不符合主流期待而遭霸凌,我們立了一個叫做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法案,希望保護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孩子。
缺乏性平教育,更有可能發生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等等性罷凌。

《性別平等教育法》是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政策擬定及推動工作的法源基礎,把性別概念從生理性別擴展到性別特質、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強調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性平教育和品德教育並行,共同打造沒有性別歧視、偏見、霸凌與暴力的健康學習環境。

21
內文提及比較多的都是高中教材。不在這個時候教,以後就沒有機會學,孩子會從未把關的網路獲取資訊。因此高中非教不可。
最後,課本使用的圖片,要參照旁邊的圖說。例如右上角的圖說,就有說明「性觀念開放,並不代表可以對性隨便」,告誡孩子不能將性視為兒戲,並無不妥,與「多P、雜交」連結是整理文件者個人的偏好。課本是在告訴學生多重性伴侶的風險進行勸告與宣導,這是很正面的教材。
22.性平教材是早經公聽及專家修訂而無爭議,是提供教師增加知能,盼外界勿再以訛傳訛。應瞭解《性別平等教育法》精神與內容,避免被惡意扭曲言論誤導,教師教學自由不得建立於法無據的事前審查及公告機制,限縮教師專業權。課程設有課綱,自然有目錄與內容上的一致與整合。

-----
A.「一夫一妻罰三萬」是解讀錯誤唷,台大機械系推甄試題不是單純因為講一夫一妻受罰,而是因為他將一夫一妻以不當方式置入毫不相關(機械系)的考題中,而有審查學生思想的嫌疑。

原始的案件可以這麼說明:該系所在推甄試題題幹中,引述《聖經》中的一夫一妻制,並強調其為社會與家庭的律,連結「工程師的社會責任」要求考生做論述。考生表達的立場可能會影響分數與是否錄取。
如果有考生是同志, 如果他誠實回答自己是同志或支持婚姻平權,可能不被錄取。所以,在「攸關入學與否的事項」中,立法者在出題老師的言論自由以及不同性傾向學生不受歧視的平等權中,選擇了後者。但是,在不影響學生就學等權益情況下,在其他場合(如公園或教會)發表一夫一妻的言論,是個人的言論自由,是不會受到裁罰的。
所以,認為「同志可以結婚,講一夫一妻就會受罰」的論點,完全混淆了《民法》和《性別平等教育法》。

B.守貞教育不違法。但基層教師觀察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彩虹媽媽入班教授性別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批判這種不斷暗示婚姻之外性行為是不道德的、不純潔的教材,只是製造恐慌,缺乏性的知識,更沒有教育的本質。荷蘭並不提倡守貞教育或污名化婚前性行為,反而是以非常積極正面且務實的態度肯認性行為是健全人格與情感發展的關鍵角色。
一味只是以不切實際的守貞教育,不惜污名化且弱智化青少年的主觀判斷能力,否定其理性思考與選擇的可能,對於健全人格發展並無多大益處。

更不要說目前臺灣的某些教會團體拿著過去美國失敗的守貞教育企圖以新瓶裝舊酒,在網路上散播許多似是而非、過度簡化的言論,不僅再現了強制異性戀思考且把人類的身體與性當成洪水猛獸,更浪漫化了守貞教育背後的恐性思維。

C.訊息對性自由有誤解,性自由或性解放是不因為性別和性取向遭到差別對待。也指涉人可以選擇守貞而不會受到任何苛責,解放包含知識、政治、自由三個層面,不是性慾大放縱吃到飽。因此性解放就是尊重與平等。
性解放其實指的是認知到身體是自己的。性別教育也強調維護個人身體自主權,教導認識自己的身體,進而學習珍惜、拒絕不喜歡的身體碰觸,然後可以體會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對待方式,並不是性濫交。
D.同運不曾教導早早交媾、多多益善、愈多愈爽,教育部專門委員黃蘭秀澄清,同志教育不等於同志養成教育,是性平教育不可切割的一環,禁止同志教育有違《性平法》精神。平權團體主張,孩子不會「變成」同志,只會「發現」自己是同志。同志孩子會在不同時期發現自己的不一樣,察覺之初往往會緊張恐慌、孤立無援、產生罪惡感而自責。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李淑菁表示,同志教育是告訴孩子,就算發現自己受同性吸引,妳/你也不必害怕。

資料佐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8613
關於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你搞清楚了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774
適齡性別平等教育
https://udn.com/news/story/10966/2483385
台灣婚姻平權邁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異性戀霸權
異性戀霸權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5/02/03/youmeihui/
「異性戀霸權」是什麼?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25860
立專法比修民法更耗資源
https://blog.scs.org.hk/「逆向歧視」faq──性傾向歧視法的爭議/
性傾向歧視法的爭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逆向歧視
逆向歧視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25860
立專法比修民法更耗資源
https://www.lgbtq.tw/什麼是性別光譜?學了就要選擇性向嗎?/
什麼是性別光譜?學了就要選擇性向嗎?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https://lawfirmagainstrumour.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28.html
同性婚姻與教育權的相關討論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328/1086074/
校園留不留性平教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60978
性平教材遭抹黑 教部:勿以訛傳訛
http://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sms=169B8E91BB75571F&s=6DDDD36D6874DB88
教育部回應澄清部分家長團體誤解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容
https://www.gender.ey.gov.tw/Multimedia/System/Lexicon/DealData.aspx?sn=09bOhpr0uOHSVMmAy/ZOfA==
行政院 性別平等多媒體資訊分享平台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8997
「為什麼遊行不能都穿得像『正常人』呢?」

https://meteor.today/a/y13Rlw
關於同志遊行的裸露與奇裝異服
https://www.facebook.com/okinafa/posts/10213459287258331
Okinafa Chen

http://fashionsex1069.pixnet.net/blog/post/207588445
為什麼同志遊行老愛奇裝異服模糊焦點?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56
同志遊行的裸露與扮裝,正是為了讓社會看清「歧視」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爱情三因论
愛情三因論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112
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教科圖書一覽表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709/37709534/
18歲公民權是趨勢
https://buzzorange.com/2016/11/21/support-marriage-equality/
Q&A 解答同婚問題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633
你還記得15年前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是怎麼死的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633
2015/10/30 你還記得15年前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是怎麼死的嗎?

http://www.bp.ntu.edu.tw/hdbih/new_page_47.htm
從葉永鋕的死檢視男性特質,原載:「兩性平等教育季刊」,89.11, 第13期,第125-132頁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61122/37459874/
2016/11/22 鄭子薇檢察官 - 民法修正後 講一夫一妻會受罰嗎
https://readmoo.com/books/annotation/index/210060289000101/5
朱家安,《護家盟不萌》,逗點文創結社,2016
http://bongchhi.frontier.org.tw/archives/32167
很慶幸,我的孩子未曾接觸教育守貞的彩虹媽媽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112/629105.htm
荷蘭談性教育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213.htm
 「守貞到結婚」綁到誰?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主張「性自由」的人士能為我們的孩子負責嗎?
同運人士嚷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教育部司長說著「讓孩子提早認識各種性癖沒啥不好」
立法委員叫著「貞潔教育違法」
性平委員會喊著「一夫一妻罰三萬」
同運何教母要少男少女「早早交媾、多多益善、愈多愈爽」

然而,孩子若因「性探索」染上愛滋,是父母的錯還是「專家們」的錯?
孩子若因「性探索」感染性病,是父母還是「專家們」要照顧?

這個到外地出差、有著兩個孩子的父親,為了關心教育,特地趕回台中參加聽證會,會議結束後又風塵僕僕的趕去繼續工作。

為了具體說出自己的意見,疲憊的他還利用時間趕做了一份PPT以便完整說明,在聽見社運人士叫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終於再也忍不住怒氣。

政客、「專家」、「覺青」們以「守舊」、「迂腐」等標籤汙名家長,造成父母代表「顢頇」、「專制」的刻板印象。
然而,撐起整個社會,是沒有聲音、勤懇工作、教育子女的他們。
為什麼要剝奪家長參與自己孩子教育的權利?

什麼是同志教育?底下的連結有最完整的整理。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ZqVuYZhbBNpPTYOU6kBDU6cOUK77Gi1/view?fbclid=IwAR3p_H_A4TC1FtW4Q6q5ej9YurLC7bGquYSKDJrXnQWm5yVj1eM8kzL0Ino
#任何鼓吹性自由的教育就是同志教育 #性教育該強調性節制及性道德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