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Ho
8分鐘 ·
這是什麼神奇藥方?
西班牙巴薩隆那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covid-19 病人分成實驗組(N=447)與對照組(N=391), 所有病人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方之外, 實驗組多加了一個口服療方。
之後, 病人追蹤30天, 結果看下圖一(單變相分析)。對照組有20.9%需要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則只有4.5%,死亡則是15.9%與4.7%之別。
以多變項分析,來控制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其他疾病等,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87%,風險是對照組的0.13 [95% CI 0.07;0.23](P <0.0001),死亡 減了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 0.30 [95%CI 0.18;0.52] (p value<0.0001)。
這不是比瑞德西韋好嗎? 有人從椅子上跳起來。因為,我們記得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29天的死亡率為11.4% 相對於對照組是15.2% ,只減低了15%。.
但先不要急著下結論,我沒告訴你,此研究的受試者是已經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D補劑的人。所以,這不是什麼新藥,只不過是營養素之一的維生素D。營養素缺乏的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就不用補。
他們如何給呢?以口服的 維生素D3(calcifediol, 25-(OH)D3),入院第一天給532ug ,之後在第3、7、15、30天給266ug。
(以上資料來源: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doi: 10.1210/clinem/dgab4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097036.)
維生素D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COVID─19的指引?
因為醫生們有個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行,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給營養素的指引。還有上文比起真正的藥物臨床試驗,在嚴謹度還差一節。
但近日,我終於想通了。一年多來面對COVID─19,我們還有什麼奇招可用?補一補你原來就缺的營養素,又有何誤?不過,或許找營養師們來幫忙會更好。
有一問題近日一直困擾國人:為何國人COVID─19的致死率如此高?
很多學者專家,包括我自己在內,都給了諸多的理由,合理化國人的高致死率。但尋找可被改變的因子,來降低國人COVID─19的致死率,才是應用流行病學的基本精神。
數天前就已告訴你,台灣人維生素D是普遍性的缺乏。半數以上的國人血液維生素D是小於30ng/mL (建議的正常值)。其實,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或許介於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
看下圖:維生素D與COVID─19的存活率。那缺乏群組較高的致死率,是否可以被我們來改變?非常值得一試。
再更進一步的思考:COVID─19對全球人類的影響,未來將持續數年。疫苗的使用就是來提生免疫力,用於減低重症與死亡。多種維生素,含D在內,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子。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或許,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D,我們可能需要更測底的來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的飲食習慣。或許我們的大環境,對健康的生活磨式並不友善。我們一定可以趁此COVID蔓延之際,給我們更大的誘因,仔細的來探討並改善之。
未來,我們將面對的一波一波的問題:有了疫苗,還會有變種病毒;但,今天全球多數人仍然還沒有疫苗(因為全球疫苗產能仍然整體不足)。所以,還是先試著靠自己的免疫力吧!
何美鄉 2021.06.27 11:30AM 於南港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