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暈眩、疲累?可能是身體的「蛋白質不足」蛋白質吃不夠,還可能增加老化相關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現代人常有蛋白質不足問題而不自知,例如暈眩、頭痛、甚至免疫力降低等問題,都可能是蛋白質不足所導致的,因此更需注意補足蛋白質。​​與醣類和脂肪並列為生命三大營養素的蛋白質,具有提供熱量、修復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等功能,也是培養肌力不可或缺的黃金營養素🌟
​​根據國建署107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豆魚蛋肉類」,至於要吃多少份量則
​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應攝取的蛋白質為「自己的公斤體重乘上1.2 克」,但若是運動量大的人,則建議每日攝取的蛋白質為「自己的公斤體重乘上1.5至2克」,例如:一個60公斤的人,若平常無大量運動,則每日應攝取的蛋白質量標準為60×1.2克=72克;若其運動量大,則每日應攝取的蛋白質量則為90~120克。
除了份量要注意外,蛋白質也有更佳的攝取順序。根據最新修正的每日飲食指南,蛋白質攝取順序由原先的「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

近 31 日
9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Asdfgh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Asdfgh 查核回應
英國營養協會的科學主任斯坦納(Sarah Stanner)表示,沒有哪一種單一食品或營養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免疫系統是獨立於人體的一個自然防禦機制,並沒有哪一件單一的行為可以讓你增強免疫力。 一般來說,每天蛋白質攝取建議量是用體重乘上1.2(公克)

不同意見出處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54579034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911/special_1_1.html

冬季養生保健 英國專家告訴你提高免疫力的四個關鍵 - BBC 英伦网

英國專家說,平均而言,多數人一年大約會患感冒、咳嗽兩到三次。但如果多於這個平均數,或許就是免疫力下降的信號。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54579034

該如何為自己攝入適當的蛋白質量 作者:口述/資料提供: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姜至剛主治醫師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劉宣昕中級管理師 發燒話題 特別企劃 2019年11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吃食物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從飲食中攝取蛋白質、醣類及脂質,經由體內化學作用後產生熱量,以供日常活動所需。但生活條件改善後,攝取過多熱量卻反而造成人們的煩惱。近來健康意識抬頭,許多減脂、減醣、高蛋白等口號應運而生,但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建議呢?今天就來談談蛋白質的攝取量…。關鍵字:蛋白質攝取量, 低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 肌少症, 碳廢物, 三酸甘油脂, 尿素氮, 肌酸酐, 尿毒素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911/special_1_1.html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